古镇古村系列——吴江区黎里镇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9/25 8:57:30     


       黎里镇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吴江东南部,距上海虹桥机场不足1小时车程,苏嘉杭高速公路纵贯全镇,太浦河穿镇而过,未来沪苏湖和通苏嘉高铁将在这里交汇,2023年7月开工建设的苏州南高铁站(汾湖站)也设立于此,可谓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镇域总面积256.75平方千米。黎里古镇东至中立阁,南至南环路,西至望平桥,北至禊湖道院,面积0.69平方千米。




吴越百战历史久
千石百弄数厅堂

       2500年前,黎里乃吴越百战之地,至今“御儿滉”“鬼头潭”等地名,深深烙上吴越争霸的历史印记。西晋永熙元年(290年),法灯禅师在此创建普同院。唐代,名梨花村,村官黎逢甲治水惠民,百姓纪念这位数过家门而不入的黎村官,改“梨”为“黎”,始有黎花村、黎花里之名。宋代靖康变乱,衣冠南渡,江南人口激增,黎花村同何家浜村衔接成为集市,“淳熙时工部侍郎赵磻老居黎里,而黎里之名始著”。宋淳熙元年(1174年),孝宗皇帝赐额“罗汉讲寺”,普同院于是雅称罗汉寺,跻身江南名刹。明代,黎里逐渐发展为吴江大镇。据清嘉庆《黎里志》载:“东西三里半,周八里余,民居稠密,瓦屋鳞次,沿街有廊,不需雨具。镇之中曰中市,有上下两岸、东西南北四栅。上岸多士大夫之家,崇尚学术,入夜诵读声不绝。镇之东曰东栅,每日黎明,乡人咸集,百货贸易,而米及油饼为尤多。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其繁阜喧盛为一镇之冠。”这段文字的描写令人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黎里油墩的香气,透过历史的缝隙传入读者的口鼻,这就是方志的魅力。


       江南古镇大多大同小异,不过,黎里自有特色,拥有诸多亮点。如果说东圣堂普济院碑与全真道院前的棂星门这古镇双璧,是黎里历史丰碑的肇始之建,那么幽深的弄堂,就如穿越古今的时空隧道;众多的缆船石,则是镌刻于驳岸边的颗颗历史印信。

  

       黎里如今还保留着115条弄堂,其中暗弄90条、明弄25条。弄堂名字极富民间色彩,多以姓氏冠名,如周家弄、陈家弄、蒯家弄等,共计72条。李厅弄最长,135.7米;东蔡家弄最宽,1.6米;南丁家弄最窄,只0.7米。有明暗并列的双弄,有两暗相并的双弄,也有直角相接的双弄,还有弄中生弄的母子弄、拐弯弄。上岸的暗弄,犹如一条条时间隧道,从北向南,仿佛由现代穿越到明清;由南向北,则从古代穿越回现代。

       黎里民谚:“银不露白,暗可藏财。”暗弄多数幽深、幽暗、幽静,隐隐然江南人性格的一个侧面,秘密不事张扬,或多或少藏有隐私。黎里弄堂问世于南宋,民国以后逐渐收住脚步,多数是明清产物,承载着历史信息,映现着水乡人民的生活。


       缆船石,黎里又一特色。老黎里管它叫“象鼻眼”,镶嵌在市河的驳岸、河埠上,超过250颗。小小的缆船石,实是解读江南古镇的密码。由鲈鱼、梨花两方缆船石,可以感受黎里百姓热爱家乡的情结。由嘉禾、蚕宝宝和棉花等缆船石,可以了解明清时期江南有粮食、丝绸、棉布三大经济板块,黎里古镇属粮食经济重镇。由瓶生三戟、如意蹲鹿、瓶生蜂猴等几方缆船石,可以认知古代读书士子对科举出仕的追求;由仙鹤、菊花等缆船石,可以发现古镇曾有清高孤傲及深藏不露的隐者。还有雌雄剑和暗八仙缆船石,前者是水乡百姓反抗压迫的标志;后者反映靠天吃饭的百姓无法直面自然灾害,幻想借助神力战而胜之。民国初年,黎里的先知先觉者,设计出五色旗和酒爵两颗缆船石,刻下改朝换代和反对袁世凯复辟、积极参政议政的历史印记。



       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经济,还造就了黎里大量的古建老宅。古镇市河,东西长1980米,南北长500多米,两者丁字相交,百姓沿河而居,临水成街,至今保存明清民国建筑97000多平方米。黎里自古繁华,参差上万人家。清代,排定“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姓,每个姓都有庭院深深的住宅,一般五至六进,多的八至九进。


       古镇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控制保护建筑28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旧居,前后六进再加一个五亩园。堂主原是乾隆时期工部尚书周元理,此后二度易主。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整修成为行宫,修缮时增加的龙凤瓦当至今尚存。民国年间由南社主帅柳亚子典租。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鸿寿堂,第三进厅堂18个楠木圆台体柱础,600多年来依然完好;第五进“洛雅草堂”匾额,由清嘉庆七年(1802年)状元苏州吴廷琛手书。


       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都大有来历。周宫傅祠,是乾隆帝派员代其致祭、周氏合族祭祖、全镇文人祭孔,罕见的三祭合一场所。徐达源故居是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及著名才女吴琼仙的居处。端本园,是冲破满汉不得通婚族规的陈家后花园。退一步处是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爱国名将张曜栖息之所。


       还有明基清建的德芬堂、敬承堂双厅,道光年间走出双进士的闻诗堂,辟有相亲抽屉窗的蒯厅,不求飞黄腾达而更换堂号的李厅,中西合璧的洋泾浜天主堂,建于1929年的施家洋房等古迹等等,可谓是不胜枚举。


水乡明珠柳亚子故里·赏人文荟萃
中秋显宝芦墟山歌·唱安居乐业

       南宋以来,在黎里古镇这弹丸之地,人文荟萃,历史上出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名人硕儒更是代不乏人。南宋有赵磻老、魏宪、魏志和魏汝贤。元代有组织义勇、保卫黎里合镇平安的汝尚质。明代有凭三寸不烂之舌,安抚安南国的太常寺少卿凌信和著名女画家汝文淑。清代有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清正廉明;有卷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浙江按察使蒯士芗,一生勤勉,惜乎古稀之年吞金自杀;有组建嵩武军的张曜,抗击沙俄平定新疆其功至伟,59岁那年为治理水患而病死在治河工地。

  

       近现代著名人物更多。1903年创办吴江第一所女学的倪寿芝,袁世凯复辟时宣布吴江独立的殷佩六。殷佩六侄女殷明珠,少女时代活跃于上海滩,第一个身登银幕,担纲女主角,连演电影30多部,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被孙中山先生成为“是医国手”的金诵盘,中西医融会贯通,受任黄埔军校军医处处长,抗日战争期间为救护伤员,不惜身陷金陵。思维缜密、言辞犀利的倪征日奥(yù),东京审判步步紧逼最终将日本东条英机等战犯送上绞刑架。还有巾帼英雄张应春、农学家倪慰农、水利专家汝贤、翻译出版家蒯斯曛、教育家柳无忌、竹刻家徐孝穆,以及柳亚子麾下的南社、新南社社员,都是名家俊彦。

       柳亚子是南社领袖,早在南社全盛时期,有识之士就断言“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至今已成为共识。南社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先进文化团体。黎里有柳亚子纪念馆、周寿恩堂等好几处与南社相关的建筑群落。黎里古镇有南社社员36名,袁世凯复辟帝制,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支社“酒社”,积极反袁。周寿恩堂又称南社通讯处旧址,柳亚子在此生活24年,会见南社社友,编辑《南社丛刻》,留有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南社文化是个高雅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根”在柳亚子,在黎里。


       黎里镇的芦墟山歌,为吴歌的一支,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墟山歌植根汾湖,以芦墟为中心,辐射莘塔、金家坝、黎里古镇。山歌内涵丰富,曲调众多,有长有短,超过1500行的长山歌有20多部。1982年,由张舫澜、马汉民、卢群搜集整理的叙事山歌《五姑娘》长达4000余行,填补了汉民族缺乏长歌的空白。山歌就内容分,有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等;就式样分,有儿歌、杂歌、新民歌等;就唱法分,有独唱、对唱和撩山歌(一人唱众人和)数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芦墟山歌从田间场头、渔村作坊移至社区,搬上舞台,走入课堂,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审美情趣,在原生态演唱的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创新和发展。


       中秋显宝,为黎里镇独特的习俗,起源于元,定型于明,繁盛于清代与民国。每年中秋,各富家大户商家庙宇,显出名贵书画、玉器、名砚、印章、官服,等等。1930年起,著名农学家倪慰农显上农副产品,显上种种科技,揭开显宝历史崭新的一页。禊湖道院与东圣堂每年确定专题,汇聚各家宝物,因此显宝又叫供宝、赛宝和斗宝。中秋显宝,现在属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黎里古镇在吴江方志部门的指导下,每年推出专题,开展显宝活动。如今,黎里中秋显宝越办越兴旺,已成为吴江地区的博览会。


       黎里古镇确定“宜居、宜业、宜旅”六字方针,将安居放在首位。费孝通先生当年为研究小城镇建设,多次踏勘黎里明清两代的生活遗存,感受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赞叹其为“水乡明珠”。2022年黎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位列全国千强镇第25名。有此雄厚的经济后盾,黎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得以保障,我们深信这颗水乡明珠必将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辉。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苏州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