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专家介绍
荣誉证书
专利证书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地名动态
媒体关注
地名研究
地名理论
地名法规
专家建言
学术研讨
地名文化
吴文化地名
视觉地名
地名故事
地名图书
地名服务
地名标准化服务
地名信息管理
标准地名查询
交流互动
吴文化地名---五龙桥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1/2/7 10:26:26
吴文化地名---五龙桥
五龙桥,
又名五泓桥。在吴中区长桥街道龙桥社区太湖西路南侧,东西跨齾塘(又名西塘河、大龙港)。因桥南汇大龙港、鲇鱼口、面杖港、古塘、澹台湖等五条水道而得名。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三十三):“五龙桥,一名五泓桥。在盘门外五里,五水合流湍急处。宋淳熙(1174—1189)间,提举薛元鼎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傅潮重建。崇祯六年(1633)圮,十五年(1642),知县牛若麟修,倪长圩记。国朝顺治十八年(1661),诸生张我、城里人沈某等重修。同治十年(1871)重建。”
五龙桥为五孔石拱桥,为国内现存保护较好的多孔古石拱桥之一。桥全长82.4米,两岸孔跨径为5.4米,边孔各7.7米,中孔跨径达10米。桥面宽为5.3米,两侧石栏各宽0.4米。全桥以花岗石砌筑而成,桥墩台构造采用“柔性墩”砌筑拱券,中孔两墩高达6米,而墩趾厚仅0.7米,中孔跨径10米,拱券秀薄厚仅0.2米。中孔桥额石镌阳文魏碑体“重建五龙桥”,南侧桥墩柱石镌刻隶书桥联:“锁钥镇三吴下饮长虹规半用,支条钟五水远通飞骑扼全湖。”北侧墩柱石镌刻:“建初在赵宋淳熙中岁,议复于皇清同治十年。”
五龙桥踞于水陆孔道,自古为苏州城南门户。据明嘉靖《吴邑志》“五龙桥险要图”记载:“跨齾塘者有五龙桥焉,离盘门五里,在塘半途,东通宝带桥,西通跨塘,乃郡南之关钮也。设险于此,则北可以屏捍盘门,而新郭、仙人堂、胥泾诸近地亦不至罹屠戮之惨矣。”《清史稿》(列传·洪秀全):“五龙桥者在宝带桥西五里,由澹台湖鲇鱼口达太湖以通浙之要隘也。”可见当年的五龙桥还是一个重要关隘。至清末,五龙桥两堍沿河形成集镇,称“五龙桥镇”,一度为镇、乡治所。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现五龙桥镇已完全融入吴中区城区,不复存在了。
1979年,五龙桥桥面曾改铺成水泥斜坡。1997年7月28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重修恢复桥面石台阶,遗憾的是,东侧的桥孔被堵塞在陆地上,只留顶部孔圈,使本来的五孔桥远看起来变成四孔桥了,有学者频频表示可惜。2014年,吴中区规划建设运河风光带,以桥为主轴,建成“五龙桥公园”,总面积近10万平米,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健身之所。
(特约撰稿:莫俊洪)
上一个:
吴文化地名---蠡墅
下一个:
来吴中,遇运河,品古昔 || 漫步宝带桥(吴文化地名展示)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
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