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不言 自有春秋
古迹遗址是不可移动文物的一大类,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东山村遗址、黄泗浦遗址、徐家湾遗址……地处江尾海头的张家港正在以丰富的实证史料,向今人讲述港城文明的源头故事。
近年来
张家港聚力保护好
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守护城市的记忆和根脉
“铲”释地书——港城考古又有新发现
“这是我们首次在东山村遗址揭示出崧泽文化晚期大墓。”在近日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东山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周润垦分享了东山村遗址的考古最新发现。
近年来,张家港市积极配合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自2023年起,东山村遗址又开展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手铲拨开土层,黄土掩映下的历史不断揭开神秘面纱。
4处新石器时代大型红烧土堆积、17座墓葬、1座房址、20座灰坑……从目前揭示的情况看,整个崧泽文化墓地整体面积在13000平方米以上,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范围大面积扩大。
同时,崧泽文化晚期大墓被首次揭示,填补了环太湖流域该时段大墓的空白,进一步彰显了东山村遗址在崧泽时代从早至晚长时段的兴盛与发达。此外,发现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红烧土祭祀广场,反映出崧泽文化早期史前礼制萌发和社会复杂化发展,是文明化的重要特质。
东山村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崧泽文化遗址,被誉为“良渚文明之源”,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性遗址。2010年,遗址入选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样的考古发现
在这片年轻而又古老的土地上
从未停止
科技加持——摸清港城文物“家底”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正在解码一个个厚重的历史遗存,让更多人领略到灿烂辉煌的长江下游区域的文明。
天气渐凉,港城“四普”实地调查队伍队员们依旧穿行于乡间田野、山坡荒林、城镇街道,进行定位、拍照、测量、记录,摸清港城文物资源“家底”。截至目前,实地调查工作已完成约60%,预计至今年年底可完成75%实地调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文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的同时,文保相关技术手段更是突飞猛进。比起十余年前的“三普”,“四普”的采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RTK、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等“黑科技”的加入,提高了数据采集处理效率,提升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RTK能把文物的精确坐标牢牢掌握,无人机只要兜几个圈子,就能把文物的平面俯瞰图搞定,手持采集终端可直接在现场进行信息录入。”市“四普”实地调查负责人董强拿出设备一一介绍道。
据了解,张家港市“四普”实地调查队伍成员共有40余人,主要对“三普”点位及2012年以来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位进行实地调查,共计100余处。工作人员会针对它们的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保存状况等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录入。
“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看。再过数十年,重回头审视当下的文物点位和相关历史,人们一定会有更新的认识,这就是历史的魅力,这就是考古人的工作意义。”董强说道。
政策护航——讲好港城文脉故事
美玉遗石传文脉,古迹遗址绽芳华。从东山村遗址的绚烂文明到黄泗浦遗址的繁华贸易……古迹遗址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样一颗颗
历史文化遗产明珠
又该如何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目前,张家港市正在推动东山村遗址保护与展示提升项目,会同相关单位多次协商论证,设计东山村遗址保护与展示提升项目初步方案。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实施内容包括环境整治、考古工作站改造、崧泽文化展示馆改造、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提升等,预计2025年将正式启动。
在此之前,张家港已积极谋篇布局。记者从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了解到: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先考古、后出让”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为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共进。截至目前,已完成3项区域评估项目、42宗地块考古前置工作。
在一系列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张家港积极创新一系列展览与社教活动。例如“古浦新芽——我眼中的古遗址小画展”、“玩转史前工坊——尖底瓶实用探究”、“博物馆奇妙夜”亲子夏令营等,通过相关社教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港城大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炼总结遗址内涵和历史意义,守护好港城文脉的“源头活水”。
一个个“气象万千”的文物遗迹
正在成为港城的城市地标
在江南大地上讲述着
千年烟火不息、文脉不断的故事
绽放出时代的光彩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张家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