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饮马桥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0/12/11 9:11:54     

吴文化地名---饮马桥

 

饮马桥,位于人民路跨第三横河(又称道前河)上,北堍西侧为道前街(原府前街段),东侧为十梓街。始建于东晋之前,唐《吴地记》、宋《吴郡志》等录。晋高僧支遁饮马于此桥下,故名。清道光张紫琳《红兰逸乘》载:“支遁好买马。其最重者曰‘频伽’,尝饮频伽于桥下,马溲处忽生莲花,人异之,故名桥曰‘饮马’,而桥之西南有莲花巷。”民间传说云,桥南堍西侧旧有关帝庙,赤兔马夜饮于桥下,故名。清初总兵土国宝镇压苏城人民反剃发斗争,屠城至饮马桥,天微明,遥见关帝凛然横刀立马桥上,惊而拜,遂封刀。实为夜间醉汉将庙中关帝神像移置于桥上。




宋淳六年(1246)知府魏峻重建。1949年前,为宽3米的木梁板桥,1950后、1970年后两次重建拓宽。1984年道前街拓宽工程改建。由木梁板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中央为门形梁,两侧为T型梁,现宽31.8米,长6.5米,跨度3.6米,单孔,花岗石镂花桥栏,正中阴刻行楷填红桥名及重建年月。




支遁(314—366),字道林,号支硎。俗姓关,陈留人,亦说河东林虑人。家祖为当时的名门望族,好谈玄学。东晋成帝咸康九年(334),支遁流寓到吴县,选择城西支硎山(因支遁号支硎而得名),筹建支山寺,传播佛学。25岁从余杭山(阳山)移支山寺(至南朝梁时遂名为中峰寺院)定居,从此释形入道,潜心研究佛学。他对大乘空宗学说代表佛经《般若经》研究最深,著有《即色游玄论》、《释即色本无义》、《道行指归集》等作品,创立了“即色宗”佛教学派,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佛学名士。支遁的著作大部分已亡佚,现存清光绪年间邵武、徐民刊印的《支遁集》二卷及补遗一卷。支遁晚年去剡地(今浙江嵊县),病亡于东晋太和元年(366),墓在浙江余姚坞内。


在饮马桥南堍东侧、今苏州图书馆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香小筑”,为一处中西合璧式的别墅,始建于民国初年。曾为苏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现为苏州市图书馆的一部分,为其保护及使用。


(特约撰稿:莫俊洪)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