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西山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0/12/11 9:10:59     

吴文化地名---西山

 

西山,西洞庭山,亦指西山岛,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吴中区金庭镇,位于苏州古城西南45公里处太湖中,与东山隔湖相望,是中国内湖第一岛,拥有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唐《吴地记》称洞庭西山和包山。明《姑苏志》载:“洞庭山,在太湖中。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故名;或又谓包公尝居之(陶隐居云:包公为句容人鲍靓)。”《水经注》作苞山。岛东部有洞山、庭山,清《太湖备考》载:“……其称洞庭,则以湖中有金庭玉柱也。……因与东山相对,称西洞庭山、洞庭西山,简称西山。”


西洞庭山呈北东走向,绵延11千米,最大宽度8千米。以中东部谷地为界,西部山体以石英砂岩为主,山顶尖峭,基岩裸露;东部为零星分布的石灰岩低丘和湖岛、礁石,山体范围小,海拔仅几十米。主峰缥缈峰,海拔336.1米,为苏州境内第三高峰,明《姑苏志》称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常为云雾笼罩,犹如传说中的缥缈仙境,故名。




西山历来被称为吴中桃源,自古即以湖光山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而著称于世。“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明·文徵明)、“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清·凌如焕),这是古人对西山美景的形象描绘,曾有“不游洞庭,未见山水”之说。清人沈彤在《游包山记》中,有“太湖峰七十二,名者八九,包山最著。包山之胜数十,名者六七,石公最著”的评述,其中的包山即指西山,是太湖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


传说吴王夫差常携西施在此避暑、赏月,留下了消夏湾、明月湾等众多春秋古迹。西山地处湖心,相对闭塞,但物产富饶,自汉初有“商山四皓”之称的甪里先生、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曾隐居于此之后,历来是达官显贵退隐的好地方,客观上给西山带来了较为优越的政治、经济条件,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明月湾、东村、堂里、湾里、植里、涵村、横山、甪里、后埠、东河等一大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现存400余幢明清古建筑散布其间,其中列入文保单位的有东村敬修堂、堂里仁本堂、缥缈芥舟园、东蔡春熙堂、西蔡爱日堂等。




西山的佛教比较兴盛,有三庵十八寺之说,著名的有包山寺、禹王庙、罗汉寺等;亦是道教胜地,有天下第九洞天的林屋洞和第四十九福地的毛公坛。自唐代起,西山就是闻名海内的游览胜地,历史上最著名的有八大胜景,即甪里梨云白雪香,玄阳稻浪紫霞妆,西湖夕照东湖望,缥缈晴岚万树苍,消夏渔歌浑如画,毛公积雪玉作岗,林屋晚烟浮翠影,石公秋月弄晴光。其中,“甪里梨云”在甪里,因古时曾遍植梨树、花开如云而得名;“玄阳稻浪”在鹿村玄阳洞前,是古时西山最大的稻田平原;“西湖夕照”在陈巷西湖寺,为观太湖夕阳的佳绝之处;“缥缈晴岚”在西山主峰、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的缥缈峰,因林木茂密、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消夏渔歌”在西山南部的消夏湾,因旧时渔船云集、渔歌相竞而得名;“毛公积雪”在梅园毛公坛,因山势背阴冬雪难融而得名;“林屋晚烟”在林屋山附近,因傍晚炊烟如玉带缭绕而得名;“石公秋月”在石公山,因三面环湖为赏月佳处而得名。




西山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主要产地之一,也是著名的花果产区,民谚中有“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四时不断鲜,一年十八熟”的说法。明代袁宏道称西山有“七胜”,花果为其中之一胜:“涵村梅,后堡樱,东村桔,天王寺橙,杨梅早熟,枇杷再接,桃有半斤之号,梨著大柄之称,此花果之胜也。”西山的花果种植布局,大体为东南部以枇杷、杨梅、银杏、梅子等夏熟花果为主,西北部以柑桔等秋熟花果为主,东北部以梅子为主。西山的青种枇杷,被评为全国名种、省优质果品,洞庭皇银杏、水晶石榴、九家种板栗、乌梅种杨梅被评为全国著名优质果品,青梅产量为全国乡镇之最。




1983年,西洞庭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石公山、林屋洞、罗汉寺、禹王庙、古樟园、包山寺、太湖西山梅园等景点相继整修开放。1994年,太湖大桥开通,结束了西山孤岛的历史,为西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明月湾、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新型旅游项目迅速发展,。西山现有梅林万亩,每年二三月间,梅花开放,西山便成为一个梅花的海洋,1997年举办首届梅花节以后,西山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地。


(特约撰稿:莫俊洪)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