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名成语的文化属性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3/5/19 9:28:08     



       地名,作为民族文化特有形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或社会意义,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历史渊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特征。那么利用地名创造的成语更具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理知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语言是一种为交际过程所制约并带有心理烙印的符号体系,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化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


       地名词的地理分布趋势反映了民族的地域个性,即地方水文和地貌特征。汉语地名成语中的安如泰山、泰山压卵、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泰山,过黄河,跨长江、负石赴河、过江之鲫、长江后浪推前浪等成语中的黄河与长江都是自然地理名称。它们表明,汉民族的生产与活动范围与陆地上的山水等自然地理名称紧密相联,这是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人类生存的必需。

       汉语成语中的地名词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性,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出发,汉语成语中出现的地名大多是古代和近代文明的中心地、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带。但是汉语成语中的古今地名具有同一性,比如邯郸之梦中的邯郸、东海扬尘中的东海等地名现今仍在使用。这种现象反映了汉民族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同一性和稳定性。作为文化遗产,它们可以反映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折射世界文化发展变化的趋势。

       地名词的语言学研究反映汉语言与文化特征。从地名词的语义特征来看,地名标志着独一无二的地点、地域或地物及其特具的景观。它既有指称意义,也有一定的特征或者引申意义,因此属于文化特有物。汉语成语中的地名反映中国山川景物的居多,地域个性丰富;汉语地名形象生动具体,诗文中使用较多。它们寄托了亿万人民的美好理想,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比如泰山压卵中的泰山除指称泰山外,还有五岳之首等众多引申意义;长江天堑中的长江除指称长江外,可以引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西望长安中的长安除指称古代都城长安之外,可以指代古代的政治中心。

       汉语地名成语折射出的民族心理。民族心理文化包括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信念情趣、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宗教思想和哲学观念。汉民族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原始思维方式在地名成语中得以充分表现。古人认为,整个中国位居天下之中,四周有海环绕,是海中之洲,故称九州。把四方边境以外的邻国称为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地名成语反映汉民族的竞争社会心理。在社会心态和信念情趣方面,中国古人把寿、富、康宁等视为人生五福。寿山福海、寿比南山、南山之寿(这里的南山指陕西省西安市南的终南山)反映人们追求长寿的心理。东海扬尘(东海指蓬莱以东的地方。大海变为陆地,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邯郸之梦、大槐安国、庐山真面目折射出古人对变化之道的感悟,即依赖自然、听命于天。

       汉民族对自然的态度表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环境,追求世外桃源的共同心愿。汉语地名成语中描写山川环境的词汇非常丰富。卢沟晓月、中流砥柱、巴山蜀水、塞外风光、世外桃源分别描述了北京、河南省三门峡、黄河中的砥柱山、四川、长城以外的边疆、嘉峪关至乌鲁木齐的州、县等地的自然风光。

       从对自然的态度可以看出汉民族的价值观。过黄河,跨长江、过江之鲫、不到黄河不死心、负石赴河、长江后浪推前浪等成语中的黄河和长江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词语。黄河在北方是最大的河流,长江是南方最大的河流。由于它们神圣、伟大、雄壮有力,最终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泰山北斗、河山带砾、安如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压卵、泰山压顶不弯腰、重于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梁木、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泰山作为一个文化特有形象成为成语的一部分,比如泰山北斗意为如泰山之高,如北斗之为众星所拱,比喻负有盛望的人被当世瞻仰。泰山本是大山之意。岱宗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名居五岳之首,历代帝王每年来此举行祭祀活动。正因为泰山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人们便用泰山比喻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汉语地名成语体现汉民族崇拜自然山川、仰慕先人遗迹、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心态,折射出“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

       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人适应自然环境,即为了利用和适应生活环境,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习俗道德。汉民族崇拜自然山川、仰慕先人遗迹、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心态是平原或者地域文化所致。

       汉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元性和东方哲学观,反映出其一元化的有机世界观和祈求稳定和谐的实用辩证法。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人类在面临自然力的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自我生存的共性、思维形态的一致性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心理既丰富多彩又有许多共性。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地名世界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