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摘 | 先秦自然地理专名研究文献综述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1/5/13 9:24:22     
       地名,英语写作GeographicalNames,即地理名称的意思。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为了区别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地理实体以便于记忆和交往而进行命名,并得到社会所公认。

      地名包括的范围很广,根据地名所指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另一类是人文地理实体名称。

      地理实体名称还有通名和专名之分,“专名定位、通名定类”。地名的通名是指通用的名称部分,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地名的专名是指专用的名称部分,专名的形成则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各式各样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名的“得名之由”。


壹 研究现状
      (一)上古时期

      由于我国传统地名学一直作为相关学科的附庸而存在和发展,相关历史、语言文字、地理、地方志、笔记以及类书、丛书等文献,大都有一部分包含着地名学内容。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尚处于萌芽状态。“地名”一次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周礼》卷三“夏官司马第四”载:“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辩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但是当时的地名内涵没有今天这么丰富,所指范围也比今天要狭窄。

     早期的地理研究实际上大多是关于地名的内容。甲骨文是目前可识的汉字中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所见的地名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地名。甲骨文记录的是殷商时代,已知甲骨文字有5000个左右,能解读的汉字约1700个。甲骨文卜辞中不乏地名的记载,当时殷商疆域内的今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大山、高原、丘陵、平原,还有河、川、泉、泽等。所以甲骨卜辞中既有地理通名也有地理专名的记载。《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其中记载着我国早期地名的丰富资料,其中地名通名的大量出现以及方位地名的完善为其显著特点。

       一般认为,《山海经》《尚书·禹贡》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山海经》记山5370座、河流300余条,地域广及中国与中亚、东亚地区,是记载和研究地名的一个重要的发端。《禹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唯一一部实录性最强、科学性最著、以全国最大一级自然地理区为描述对象的地理文献。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有大约93处山、水名。

       2.秦汉时期。

      相对于先秦的地名渊源解释大多数属于自发的、不成系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步入汉代之后发生了一些变化。语言文字著作重点在于解释字形、字音、字义,因为地名属于专有名词的范畴,所以,这种著作也是查考地名的有用文献。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在《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四篇中定出的山水及自然区域名称,其中专名共计92个。汉末刘熙依照《尔雅》体例撰《释名》一书,对150多个地名通名专名做了语源上的探讨。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集前代文字研究之大成,着重解释文字创始时的本义,为后人探寻地名的起源、含义,确定秦汉以前一些古地名所指的准确地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至今仍是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其中与地名相关的字约450个,山水地名206个。扬雄的《方言》一书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对地名进行了记载,其中自然地理名称中有山岳名9个,水名27个。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涉及地名专名有2240多个,其中地名渊源解释逐渐多起来。到了东汉时期,诞生了我国地名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汉书·地理志》。此书叙述了公元2年西汉王朝统辖区内的自然地理中的175座山名和361个陂泽湖池名称,其记载的地名超过4500处。其所记载的地名一方面是对前代地名沿革的承续与变易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我国地名大势的基础。

      3.后世对于上古地名学研究的扩展。

      从上述各专著开创了先秦自然地理专名的研究先河之后,后世也对其做了继续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对上述作品所记录的地名进行渊源解释、语词训诂,不仅有对作品中记录的地名进行地理位置分析和历史沿革分析的,还有对地名学研究各种规律、方法做出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对《汉书》中地名学作注的有文颖、张晏、孟康等人贡献突出。西晋的杜预的《春秋释例》和京相璠的《春秋古地名》对春秋时期山水专名作出注释。东晋的郭璞为《尔雅》《山海经》等作注,不仅对个别地名作注释,还总结出一些地名规律。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水道为纲,记载了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大大丰富了上古自然地理专名研究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地名学研究的成熟时期,地名学规律的总结、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字形义的分析均有发展。其中有李泰的《括地志》、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等对自然山水专名进行考证与辨析,承袭汉魏以来地名学传统并有所发展。宋元时期,地名考释越来越多并且很精细,其中沈括、洪迈、王应麟等均有对上古自然山水实体专名的注释。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地名学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乾嘉学派在地名用字、地名读音、地名典籍、同名异地、一地多名以及水体地名变迁等方面的总结整理,为我们研究上古自然实体专名提供各种内容支持。

       (二)现代时期

       地名学研究起步很早,至迟在两汉时期业有了一定传统地名学的基础,但发展缓慢。现当代针对地名系统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普通地名学的研究,如“地名学概论”或者“地名学通论”;专名地名学研究。包括历史地名学、区域地名学等;应用地名学研究。包括地名信息学、地名辞书学等;地名学史研究。包括中国地名学史等。

       1.工具书专著期刊研究。

       工具书有民国时期的几部重要词典。如1930年出版刘俊仁先生编的《中国地名大辞典》,1931年出版藏励和先生等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40年出版葛绥成先生编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等。

       相关地名著作有钱穆先生的《史记地名考》,刘盛佳先生的《地名要素管见》,杜祥明先生的《地名学》,刘伉先生的《地名的起源和演变》,褚亚平先生的《地名学论稿》,华林甫先生的《中国地名学源流》等书。期刊主要有《地名知识》(1992年改《中国方域》),《中国地名》等。

      2.论文研究。

      近现代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中针对自然地名专名研究的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地名概论性研究,如:陈桥驿先生的《论地名学极其发展》,韩光辉先生的《中国地名学的地名源流和地名沿革的研究》等;二是专书的自然地理专名研究,如陈桥驿先生的《<水经>与地名学》,鞠继武先生的《<禹贡>地名的历史影响》等文章;三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的地名专名研究,如华林甫先生的《论先秦时期中国地名学的特点》和《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四是针对一些地区的地名进行社会语言方面的研究,如娜仁图雅的《<蒙古秘史>山川地名专有名词旁译研究》,马凯的《西安地名的语言学考察》等文;五是针对一些地名的渊源进行考释注解,如薛万鹏的《<说文解字>水部字古今水名考释》等文。

贰 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总结了对于先秦自然实体专名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过在先秦自然地理专名研究方领域仍有继续探索的空间。首先,之前对先秦自然实体专名地名的研究多偏重于记录、描述和解释个别的地名专名渊源,在以后的研究探索中我们可以在理论、规律方面进一步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完善理论体系;其次,在先秦自然地理实体专名构词方面,先秦的自然地理专名词汇多单音词,但通过搜集整理也不乏双音词和词组,而且有异地同名、一地多名现象,值得对其构词现象和规律更深入进行研究整理。


【来源:语文学刊
作者:李宁
2015年第15期】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地名世界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