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穹窿山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1/2/7 15:14:21     
吴文化地名---穹窿山

穹窿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吴中区光福、木渎、胥口三镇和香山街道之间,东抵七子山、凤凰山、尧峰山,西峙邓尉山、玄墓山、米堆山,北控灵岩山、天平山、天池山,南绕太湖。东、南支脉有小王山、香山,皆吴中名山。

穹窿山因山形中间隆起,四边下垂,故名。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5千米,北高南低,北宽南窄,最宽处达4千米,整个山形平面呈“耳”形,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被称为“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

穹窿山群峰耸立,主峰大茅峰,次峰有二茅峰、三茅峰等,四周沟密坞深,较大的山坞有茅蓬坞、宁邦坞、苍坞等。主峰大茅峰,又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市最高峰,被誉为“吴中之巅”。




在穹窿山北侧二茅峰,有始建于梁代的宁邦寺,称“海云禅院”。宋绍兴十二年,韩世忠部将战还来此隐居,赐额宁邦禅院。寺院门前的石狮,据说是当年韩世忠军中竖立旗杆的基座。“海云禅洞”内有一尊江苏省最大的仿唐彩观音卧佛像,长18.8米,高3.8米。2008年,宁邦寺经一年多的修复、扩建,昔日的深山古庙已成为一座名山雄刹。
穹窿山东南三茅峰上的上真观,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传说道教茅山派祖师“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曾来此修道,御道上的“双膝泉”,为“三茅真君”礼拜日月星辰之处。上真观经历数代,几经毁建,至明末清初,铁竹道人施亮生重建道观,规模空前,成为江南第一观。1991年,上真观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建三清阁、三茅殿、财神殿等殿宇。
从穹窿山景区正门进入,有直通上真观的一条山石铺成的上山古道,俗称“乾隆御道”。相传清乾隆帝由此六上穹窿山,五次驻跸上真观。乾隆在第二次下江南来上真观时,曾在行宫前亲手栽种了一棵玉兰树,树龄已近300年。行宫西侧的望湖亭,伫立在三茅峰的最高点,乾隆帝登亭遥望太湖,祈福国泰民安。在望湖亭不远处还保留着当年乾隆帝的祈福台。




三茅峰下,有茅蓬坞,是苏州西郊山区最深最原始的山谷,1981年8月被列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茅蓬坞内原有穹隆禅寺,俗名茅蓬寺。1998年,为纪念春秋时期孙武因战乱避奔吴国隐居山林撰写兵书的故事,在穹隆禅寺旧址兴建孙武苑。孙武苑建有孙武草堂、孙子兵法碑刻廊、兵圣堂等景点。2014年5月1日,孙武文化园在茅蓬坞口的仓坞里落成开园。
在茅蓬坞密林中有一块天然石磐(pán),为中国五大名台之一的“朱买臣读书台”,石长约2.5米,寬1.5米,高约1.3米。石上镌刻着明都穆所书“汉会稽(kuàijī)太守朱公读书之处”。朱买臣,西汉吴县人。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朱买臣家贫好学,时常走在山林小道,一边砍柴一边读书。为避免其妻的讥讽,便把书简藏于石丛中。穹窿山下的藏书乡地名,即由此而来。后人在此曾筑有藏书庙。朱买臣负薪读书的故事,被作为古代名贤勤奋攻读的生动例子。




穹窿山东麓余脉中的小王山,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00米,海拨53.9米。1928年起,民国元老李根源在此隐居10年。他买山葬母,创办阙茔小学,营建田园别墅。建万松亭、池上亭等十景。李根源将来访名人题词刻于小王山的岩石上,留下了近代书法的摩崖石刻群,总计有550余条。1928年,李根源母亲阙太夫人葬于小王山。1965年,李根源在北京逝世后,安葬于母亲阙太夫人墓旁,1982年夫人马如兰去世后与李根源合葬。

香山,位于穹窿山东南延伸处,海拔96.1米,相传,吴王夫差与西施尝游采香于此。香山东南麓的还带禅寺,相传因唐代宰相裴度“香山还带”而名,2003年8月重建,现有大雄宝殿、地藏殿等建筑。

(特约撰稿:莫俊洪)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