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民族史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0/12/18 14:10:41     
地名和民族史

地名有时能为解决民族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旁证。

唐代南诏政权的族属问题在国际学术界讨论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国内学者多认为南诏的主体民族是彝族和白族,但是国外有些学者认为是泰族,即现代住在泰国的泰族先民,并进而认为泰族南迁之前原住南诏本境。对有关地名进行研究的结果是非泰族说。泰国的地名用字及其语法特点跟两广的壮族地名相一致,属于同一系统,而跟唐代樊绰《蛮书》所录南诏地名显然不属于同一系统。看来泰国人的祖先应该是从中国的两广经过云南边境,沿南乌江和湄公河两流域而移入今泰国北部,再到南部。从地名的系统来看,他们绝不会来自南诏本境。

在两广的壮语地名中最常见的地名冠首字是:那、板、百、南等,它们的含义依次是“田、村、河口、水”。在泰国的地图上也很容易找到这些字冠首的地名,如那利、那坡、那当、那地、那何、那沈;板念、板诺、板谷、板徭、板南粟;百丹、百都(在都河口)、百乌、百孙、百喃;南那河、南汉河、南赖河、南乌河等。值得注意的是那字和板字冠首地名都密集在泰人移入今泰国的路线上。还有,泰国境内的这些地名也是修饰语成分前置于地名通名的,即其语法特点跟两广壮语地名完全一样。


现代海南岛居民成分是以黎族为主,汉族其次,其余为苗族、壮族、瑶族、回族和满族,所占比例均极少。海南岛最原始居民究竟是什么民族?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来有争议。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从人体血缘测量和地下发掘两方面立论,认为最原始土著是从南洋渡海入岛的马来人;二是从考古发现和语言系属两方面推断其最原始土著是从大陆南渡入岛的黎族。这两种意见都置壮族于不顾。第三种意见认为从岛上的有些地名是属于壮语系统来考察,其原始居民应该是壮族。

第三种看法确有独到之处,但是其说亦未称完备。岛上固然有壮语系统的地名,如以“那”(na,壮语水田的意思)字冠首的地名:那金、那老之类。但是也有许多明显是黎语地名。如“什”(ta,黎语水田的意思)字冠首的地名。光凭有这两类地名还是不能断定孰先孰后的。因此也不能据此推断壮人到来必在黎人之先。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类地名,见于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一:“黎语地黎称峒名有三字者,如那父爹、陀横大、陀横小之类;有四字者,如曹奴那纽、曹奴那劝、曹奴那累之类;有六字者如从加重伯那针、从加重伯那六、从加重伯那等之类;有七字者如从加重伯那白五之类。”加下划线的部分即是壮语地名部分。广西壮语地名也有那六(柳江县、横县)、那累(来宾县、邕宁县)。未加下划线部分乃是黎语成分。壮语地名一般为双音节,绝无四音节以上者。原来这些地方先有壮族居住,所以用壮语地名,后来壮族撤离,黎族迁入,即在旧地名上复加以黎语成分。地名的层次重叠反映出居民成分的先后变化,在别地也可以找到例证。如云南那卡箐河,“那卡”为壮语成分,“箐”为苗语成分,“河”为汉语成分。这说明其地先有壮人,后有苗人,最后有汉人。所以从这些层次重叠的地名来考察,我们可以推断在海南岛,壮人到来必在黎人之先。


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地名笔谈。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