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平桥直街
平桥直街,位于十梓街西段南侧,北起十梓街,南至乌鹊桥北堍。现街长约330米,宽约14米。原系直对“吴子城”(自秦至宋一直为郡、州、府署)正门前的大街,故宋时名“府前直街”,为提刑司、司法厅等官署所在。明清时,因子城废弃、府署另治,逐演变为民宅区,街宽仅容两乘小轿交会。清时称“直街”,民国时始称平桥直街。王謇的《宋平江城坊考》记作“府前直街”,范广宪在其《吴门坊巷待輶吟》卷二有《府前直街》诗:“市楼栉比望崚嶒,风物饶人兴趣增,底事府迁留往迹,此街平坦直如绳。”下注“今名平桥直街。”1966年,撤街名并入五卅路,为五卅路南段。1996年,经市政协委员蔡贵三等提议,恢复为“平桥直街”。
平桥直街原为弹石路面。1959年拓宽,改为沥青路面。1986年再次改建、扩宽至8米。随着1997年的43号街坊改造、2000年的42号街坊及平桥直街街景改造工作完成,平桥直街遂成绿树成荫、两侧店铺林立的现状。
平桥直街的“平桥”,原在街北端、跨吴子城正门前第三横河(今十梓街南侧)的一座跨河桥,因位置较为显要,为便于车马通行,下为拱券,上无坡度,故俗称“平桥”。1958年填河,桥亦湮没,仅存拱券留于地下。
平桥及平桥直街,是进出“子城”的主要通道,自春秋至元末,始终是苏州古城的轴心所在。子城,也称吴子城,曾在苏州古城内屹立达1880余年,历为吴国、会稽郡、吴郡、吴州、苏州、中吴府、中吴军、平江军、平江府、平江路等治所。东汉《越绝书》载:“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明王鏊《姑苏志》云:“子城在大城内东偏,相传亦子胥所筑”。子城的范围大致南至十梓街,北至干将东路,东至公园路,西至锦帆路。
元末,张士诚先后将子城作为太尉府和吴王府,历时十年。兵败之际,张士诚妻妾登齐云楼,命人纵火自殉,将王府宫殿连同唐宋吴中胜迹齐云楼等付之一炬。明初,苏州知府魏观规划在子城废址重建府署,并邀著名诗人高启作《上梁文》,有“龙盘虎踞”之句,被人诬告“兴既灭之王基”,图谋不轨。朱元璋大怒,将二人押往南京处死。自此,明清两朝直至民国初年,子城遗址被废弃竞达五个半世纪之久,成为苏州城中一片凄凉败落的荒地,称王废基,后讹作皇废基。五四运动后,各界人士倡议建造一座图书馆、会堂、音乐亭等文化设施俱全的公园,初定名“皇废基公园”。1927年3月北伐军进苏州,4月组织苏州公园筹备委员会,加快了公园建设。同年8月1日正式落成,定名“苏州公园”,至今未变。
在苏州公园西侧、直对平桥直街的五卅路,是苏州市民为纪念“五卅惨案”以所捐一万元余款,在原“王废基”“平桥巷”等小路上拓宽修筑而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张一麐(字仲仁)曾改名“仲仁路”,50年代初恢复原名。在平桥南堍、直街西侧,原有建于清末的洛伽禅院、昭忠祠、总孝子祠、四公祠等,清宣统二年(1909)改设小学,即今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
现在的平桥直街,我们走在其上,已不觉有奇。但它背后的故事,却折射着苏州古城两千五百年的丰厚历史。彳亍其间,看沧海桑田,有感慨万千。
(特约撰稿:莫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