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由】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宋时期,桃花河(即第一横河)西北遍植桃树,故称“桃花坞”,为古城典型的“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街巷之一。
宋末元初,曾居住桃花坞庆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桃花)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
(诗词)
明弘治年间,唐寅购得章楶在桃花坞的别墅,取名为“桃花庵”(今准提庵),并自号“桃花庵主”。诗文《桃花庵歌》是唐寅的代表作,也是众多以桃花坞为主题的诗词之名篇,表现出了诗人淡泊、洒脱的生活态度。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