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500年间的10个历史地名 新城旧城变化大

网址: www.szdmw.com      发布日期:2020/12/3 15:19:18     
苏州一共用过几个名字?《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告诉大家,苏州在过去的2500多年间一共用过10个名字,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江府、苏州市等名,也有相对陌生的会稽郡、隆平府等名字。

苏州每条街巷路名,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或是一位名人,或是一个事件,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标识,或是一则民俗……然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州不断在“长大”,随着新城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步伐加快,城市格局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当时古城区道路拓宽、街坊改造等工程的不断开展,一些富含苏州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街巷地名也随之消亡。干将路上曾有一条铁瓶巷,据传唐朝时曾有仙人挟铁瓶仰卧于此地,后仙人远去却留下了铁瓶。清末民初,铁瓶巷内有名震江南收藏界的顾家“过云楼”和顾氏花园“怡园”,与顾家一巷而隔的,则是另一大型建筑群“任宅”。如今的铁瓶巷,已经是干将路上一段车水马龙之地了。从2007年10月开始至2008年年底,苏州市地名办对苏州市七个区范围内的地名进行普查,全市共采集了25438条地名信息。据统计,消亡的自然村落、居民区就有1400多条,这些消亡的地名就是“历史地名”,其中不少就属于老地名的范畴。

与此同时,苏州不少老地名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着。十全街因为旧时有十口古井,原称“十泉街”。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有次南巡到苏州时,住在附近的带城桥下塘织造府内,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他,就将“十泉街”改成了“十全街”。1966年,十全街曾被改名“友谊路”,1980年恢复原名,并沿用至今。纵观苏州的历史,泰伯让王奔吴留下了胥门外的泰让桥,阊门边的专诸巷、胥门边的伍子胥弄,汉代名人朱买臣住过的碧凤坊内窑基弄,纪念三国东吴司空乔玄的乔司空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兴修的山塘街俗称白公堤,宋代范仲淹的范庄前,文天祥的文丞相弄,苏东坡的苏公弄,元末张士诚的皇废基,天下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唐寅坟,清代葑门彭家祖孙两代状元的尚书里和彭义里,直至辛亥革命之后,万寿宫前有了表达追求“民主自治”的民治路。
上一个:没有资料

版权所有: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    联系电话:0512-57576767 
接待地址:昆山市玉山镇祖冲之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5号楼 
业务主管单位:苏州市民政局     备案号:苏ICP备20015087号-2